0%

迅雷案例分析

背景

”深圳市迅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前身称“深圳市三代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简称“三代科技”),三代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于2002年底由邹胜龙先生及程浩先生始创于美国硅谷。2003年1月底,两位创办者回国发展并正式成立深圳市三代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简称“三代科技”)。由于发展的需要,“三代科技”于2005年5月正式更名为“深圳市迅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暨迅雷在大中华区的研发中心和运营中心。即我们通常所称的“迅雷”。

迅雷立足于为全球互联网提供最好的多媒体下载服务。经过艰苦创业,迅雷在大中华地区以领先的技术和诚信的服务,赢得广大用户的深深喜爱和许多合作伙伴的认同与支持。公司旗舰产品,迅雷,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最流行的应用服务软件之一。后又陆续开始进军云计算与区块链领域,推出了玩客云,星域云和迅雷链等产品。[1]

过程

迅雷的一些发展历程:

  • 2006年,迅雷用户数突破1亿,成为用户规模最大的下载加速软件
  • 2007年,迅雷首次对外发布视频业务迅雷看看
  • 2008年,发布迅雷软件助手、迅雷游戏、迅雷安全助手等
  • 2009年,迅雷群侠传网页游戏发布;迅雷会员系统正式发布
  • 2010年,迅雷用户数突破3亿,付费用户达100万
  • 2011年,迅雷看看成为国内首家实现全网高清的在线视频网站
  • 2012年,手机迅雷发布,手机下载进入高速时代
  • 2013年,迅雷用户数突破4.6亿,付费用户达520万
  • 2014年,迅雷开始做云计算和CDN服务
  • 2015年,迅雷、小米联合发布“星域CDN”,随后星域CDN陆续与小米、爱奇艺达成战略合作;迅雷赚钱宝Pro上市,引发用户秒抢热潮
  • 2016年,迅雷赚钱宝全新升级为星域共享平台,获得超过400万“玩客”支持;星域CDN发布“卓越版”和“标准版”直播新品,成为小米、爱奇艺、熊猫直播、bilibili、陌陌等百家企业直播业务首选服务商
  • 2017年,迅雷短视频日均播放量破亿;迅雷召开玩客云战略发布会,宣布共享计算和区块链的全新战略
  • 2018年,超级区块链平台迅雷链正式发布,引领区块链进入3.0时代;星域CDN升级为综合型云计算平台——星域云;迅雷举办全球区块链应用大赛

事件

提起”迅雷“这个词,可能大部分的人心中都是满满的回忆感,如一个相处十多年的老友般熟悉,可如今细细想来,去网上搜一搜迅雷现在的业务,却会发现现在的迅雷早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只有下载业务,靠着会员收费盈利的公司了,它早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下载工具了。

迅雷早期的时候,是一个比较纯粹的下载工具,在下载领域,前前后后出现过许多的下载工具,如QQ旋风,VeryCD电驴,快车等,也都成功过,但在技术与行业的发展之下,最终活下来的只有迅雷。在2007年前后,几乎每个PC用户有两个软件都是必装的,一个是QQ,而另一个便是迅雷。当时迅雷用户达到了4亿,装机量达到8000万台,市场份额超过50%,是中国互联网仅次于QQ的客户端软件。而达到这一成就,迅雷仅仅用了4年。这样的迅雷曾经感染了无数的有志青年,在那段时间,有许多的腾讯员工跳槽到了迅雷,弄得腾讯非常紧张,甚至影响到了马化腾。腾讯前产品运营副总监黄卓生回忆道,“Pony挺忌惮这个事,在内部开会,要抢占这个入口,在PC时代,大家都还在强调装机量。”[2] 腾讯后来推出了QQ旋风,可惜最后也败下阵来,停更下架。

然而,迅雷却没有如腾讯等公司一样抓住发展的机遇,扶摇直上,发展成为互联网大头,反之,迅雷前几年一直在走下坡路,接连错过了许多的发展机遇与风口,慢慢地从巨无霸沦落成为了路人,而前段时间迅雷的内讧,也让人唏嘘。

曾经有许多专业人士,其中也包括迅雷自己内部的管理人员,对迅雷错过的一些风口做过总结,迅雷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先后错过了”浏览器”,“流媒体”以及“应用商店”等重要的机遇。一观迅雷的发展历程,迅雷都曾从这些风口中找到过切入点,投入过一小部分资源发展这些方向,但大部分都浅尝辄止,等到重点投入资源的时候,已经是红海市场了。

转折

2014年11月,前腾讯云计算公司总裁陈磊正式出任迅雷CTO,同时兼任迅雷旗下网心科技CEO,2015年11月,迅雷董事会通过决议任命陈磊为迅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联席CEO。陈磊曾在腾讯负责过腾讯云和腾讯开放平台的管理工作,也曾在Google和微软从事过云计算相关的工作。由下载工具起家的迅雷,却选了一个云计算相关的人才做CEO,事情自然会有所转折。

果然,陈磊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在他上任后,他对公司业务方向做出了果断的调整,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带动业务发展的策略,也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近两年来,迅雷推出了一个名为星域云的产品,这是一款创新型的云计算产品。2017年年初,迅雷的云计算业务营收规模开始高速增长,连续多个季度均保持数十个百分比的增速。在云计算业务的拉动下,迅雷逐渐突破了原有的商业模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下载业务,而是在其基础之上衍生出了一些更具发展前景的新业务。

2018年11月14日,迅雷正式发布了截至2018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财报显示,迅雷报告期内总营收为4530万美元,同比增长1.1%,连续3年实现同比增长;毛利率52.7%,而2017年同期为35.5%。[3]

而毛利率提升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带宽成本的大幅降低,这主要得益于迅雷独有的共享计算模式,它通过玩客云收集闲置的带宽资源,进行再分配,从而让用户就近获取内容,加快访问速度。而对于用户来说,它通过赚钱宝奖励的方式使用户贡献出自己的闲置带宽,用户从中获得奖励,而迅雷则使得这些用户无形之中都成为了自己的CDN节点,大幅度地降低了部署CDN的成本。

在云计算成为迅雷的业务重心后,它还在集中资源发展其区块链业务,吸取之前对错过的风口浅尝辄止的教训,看准了方向之后,All in区块链,在风口之上创新。迅雷是国内共享计算与区块链的先行者,已实现将区块链技术与共享计算业务结合,吸引了海量共享计算的参与者。2018年4月,迅雷正式发布了当前全球范围内唯一实现百万TPS性能的主链——迅雷链,同期迅雷也举办了一场全球区块链开发大赛,为迅雷链聚集了两千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开发者。在7月初的大赛决赛上,迅雷又发布了其自主研发的一个迅雷链文件系统TCFS(Thunder Chain File System),进一步完善了迅雷链的开发者生态。这些技术高度让迅雷成为国内区块链行业的领军者,目前迅雷链已经向生态化发展,并被视为区块链3.0时代的标杆性主链。

在今年的第三季度,迅雷及旗下网心科技被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授予“中国区块链技术示范基地”,以表彰迅雷在区块链行业的领头作用以及为行业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同年10月份,在世界级管理奖项“拉姆.查兰管理实践奖”的评选中,迅雷集团凭借近几年的成功转型实践,荣获了这一管理界的重量级荣誉奖项。

思考

平心而论,迅雷的技术能力是很强的,它本身也长于技术上的创新,他们发明了P2SP的内容传输算法,并第一个将之用于实际应用,同时也第一个将P2SP应用在流媒体点播领域。在最近一年,迅雷又用共享的思想颠覆了传统CDN的应用方式,通过玩客云将家庭中原本闲置的带宽、存储和计算资源收集回收,转化为低成本的云计算服务输送至互联网企业。共享计算绕开了传统云计算耗能耗资巨大的数据中心模式,从而得以实现带宽成本的大幅度降低。

然而,迅雷之所以错过了这么多的机遇,有一个原因是没有定好一个准确而正确的战略,战略上的不确定,会导致战术的失误,也因此,迅雷虽然都有涉足过浏览器,流媒体以及应用商店等方向,却都没有深入地进行研究与开发,没有All in 他们的优势资源,最终导致当行业已经到了红海之时,已经失去了最好的时机。

而对于当时的CEO邹胜龙先生来说,很多人把矛头指向了他。他过于干涉项目,总是亲自去参与某些项目,自身过于深入项目的细节。CEO在很多时候,应该关注大方向,而不是过度执着于某些细节,不然反而会成为项目进行的阻碍。在迅雷的历史上,有几个里程碑式的大版本,比如说迅雷6,就是邹胜龙亲自关心开发的,最后却都不了了之。和他对比鲜明的是马化腾,马化腾自己会亲自去体验产品,对产品的细节要求很严格,但他从来只把握大方向,提出要修改的细节,却不会干涉项目具体的执行。

另外,邹胜龙先生也过于关注技术了,总给人一种理工男,技术宅的感觉,从没有站出来为自己的产品代言过。而且他凡事太过于精打细算,放不开。就像当年做视频一样,他由于觉得版权价格太高而选择了退出,结果却错失良机。

在迅雷的巅峰岁月2007的年初,《环球企业家》杂志采访邹胜龙,问他当年的最重要目标是什么,邹胜龙的回答却是:“保住目前的市场份额”。当时的竞争已经很激烈了,腾讯的竞争产品已经推出来了,网际快车也准备卷土重来。然而他的目标不是与竞争对手争,而是保住目前的市场份额,这也许是跟他的性格有关吧,他不喜欢打仗,喜欢关起门来把事做好,一个标准的技术男形象。

在陈磊上任CEO之后,针对迅雷的发展,提出了改革和转型的方案,突破传统的局限,开展新业务,进军云计算和区块链的领域,不止在技术上创新,同时也追求商业模式上的创新,抓住发展趋势,明确战略方向,重点投入资源发展,使这个曾经的巨无霸有了新的转机与发展。

结论

  • 领导者不应事事亲为,过分拘泥于细节
  • 领导者需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能只在意眼前的得失
  • 领导者需要能看清楚发展的趋势,企业或者公司需要有明确的战略方向,才能决定投入的资源比例,才能抓住机遇。
  • 在互联网行业,需要有创新才能更好地发展,如果故步自封,踟蹰不前,则终将被淘汰。
  • 技术创新固然重要,商业模式上的创新也不容忽视。

附录

[1]:百度百科词条:深圳市迅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2]:投资界:https://news.pedaily.cn/201711/423767.shtml
[3]:同花顺财经:http://stock.10jqka.com.cn/usstock/20181114/c608162184.shtml